•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banner10
  •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0
  •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1
  •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0
  •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1

农家自种茭白

作者:hmuser      时间:2017-09-07 10:43:44

茭白,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。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国和越南。古人称茭白为“菰”。在唐代以前,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,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,是“六谷”(稌、黍、稷、粱、麦、菰)之一。后来人们发现,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,且植株毫无病象,茎部不断膨大,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,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。这样,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,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。可入药。

一、物种特性

1.植物学特征  多年生草本,常有根茎。秆直立,高90-180cm。叶鞘肥厚,长于节间,基部者常有横脉纹;叶舌膜质,略成三角形,长达15mm;叶片扁平而宽广,表面粗糙,背面较光滑,长30-100cm,宽10-20mm。圆锥花序大型,长30-60cm,分枝多簇生,开花时上举,结果时开展;雄小穗长0-15mm两侧多少压扁,常带紫色,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,脱节于小穗柄上,惟其柄较细弱;颖退化不见;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,并有5脉,厚纸质;花药6-9mm;雌小穗长15-25mm,外稃有芒长15-30mm,内稃与外稃同质,常均有3脉,为外稃所紧抱;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。颖果圆柱形,长约10mm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
2.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 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、水层深浅、水温控制等有关。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,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,土层浅(最好20—27厘米)的比土层深的早结茭,所以,南方地区种植茭白应力求选择水源充足,排灌方便,通风、土层浅的水田种植。

二、栽培技术

(一)选种 

双季茭白应在夏茭采收时做好选种工作,选择主茎及分蘖苔管短而整齐,成熟一致,丰产性好,单墩结茭8株以上,茭肉品质好,白嫩肥大,整墩及周围无灰茭、无雄茭作种墩,并作好标记。

高山茭白在秋季茭白采收前,选取孕茭早、肉质茎洁白肥嫩、主蘖茭采收期一致、无灰茭、无病虫害、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,作好标记。

(二)双季茭设施栽培

1、秋茭栽培

(1)栽种:双季茭栽种适期为6月中旬,宽窄行栽植,宽行行距0.8米,窄行行距0.5米,株距0.5米,小棚栽培的种2行,中棚栽培的种3行,亩栽2000丛左右。(2)施肥: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,加过磷酸钙25千克,碳铵15千克,耙田时耕翻入土。追肥分两次施用,促蘖肥在栽后7—10天,每亩用尿素10—15千克加丁苄80—100克混匀撒施;孕茭肥一般在9月中旬施用,每亩施尿素15—20千克加氯化钾10千克。(3)灌水:掌握“浅水促蘖,深水孕茭”的原则,分蘖前期灌水3—6厘米,适时露田1—2次,分蘖后期开始灌深水,保持10厘米水层,以控制无效分蘖。孕茭期9月中旬开始,灌深水15—20厘米,以促进孕茭肥嫩,减少青茭发生。(4)采收:秋茭一般在10月份采收。茭白成熟的标准是:孕茭部位显著膨大,叶鞘一侧裂开,微露茭肉,俗称“露白”,心叶相聚,两片外叶向茎合拢,茭白似蜂腰状,此时采收最好,秋茭一般4—5天采收一次。

2、夏茭栽培

(1)盖膜保温:秋茭采收后,进入休眠期,要割平茭墩,1月上旬,小寒时节,搭棚盖膜,保温栽培,盖膜前施好腊肥,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。在晴天气温高于25℃,棚内温度高于32℃时,要在上午9时开始,对棚膜两头和中间及时通风降温,防止烧苗,下午3时左右再盖好。  (2)疏苗定株:当苗高20—30厘米时就开始疏苗定株,分次疏去弱苗、病苗及过密处的苗,个别过密的粗壮苗可在茭根压泥壅根,使分蘖散开,最后每墩留疏密均匀的粗壮苗14—16根定株。 (3)耘田:通过耘田,一方面清除田间杂草,减少病虫侵染,另一方面使土壤疏松,提高土壤透气性,加速肥料分解,并且切断老根,促使新根萌发,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。一般在株高20—30厘米时开始耘田,每隔7天1次,连续2—3次。对硬的田块要进行松土。 (4)培土:培土的目的是阻隔阳光对孕茭部位的直射,提高茭肉的品质和产量。当茭株开始孕茭,即植株茎部发扁,与水面交界处开始膨大时,即行培土。培土要分次进行,每墩看到一株孕茭培一株,并随着茭白的不断膨大伸长,要不断培土,培土高度不能超过叶枕(茭白眼)。由于植株孕茭有先后,要做到边采收、边培土。 (5)除草筑田埂:铲除田边杂草,减少虫源,减轻病虫害的发生。筑高田埂,有利于孕茭期保证高水位灌溉,也利于采收夏茭时行走方便,提高工效。(6)追肥:夏茭生长期短,为使夏茭早发、早长、早孕茭,争取在盛夏高温前结茭,水肥管理是关键。生产上特别是露天茭常常因前期生长迟缓不能适时进入孕茭期,而后气温过高,导致不孕茭,严重时全田雄茭化。因此,夏茭追肥宜早、重而集中,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前后半个月左右追肥两次,立春前追施第一次肥,亩施尿素20千克,过磷酸钙50千克,促使早萌芽,早发棵。3月下旬追施第二次肥,亩施人粪尿3000千克或尿素30—40千克,氯化钾10千克。茭白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,若全部施用化肥,则成熟过快,茭肉容易变青发硬,品质差。孕茭前尽量少施速效氮肥,以防植株疯长,影响孕茭。(7)灌水:夏茭孕茭期的水分管理最关键。4 月上旬开始灌深水20厘米左右,有条件的最好“串流”灌溉,这样,既满足孕茭期对水分的需要,又起降温作用,使田间温度保持在孕茭适温25℃左右,保证高温期正常孕茭,使茭肉洁白肥嫩。(8)采收:与秋茭栽培相同。

病虫害防治:    

(一)茭白主要病虫害

1、病害主要有锈病、胡麻斑病、纹枯病、瘟病等。

2、虫害主要有长绿飞虱、二化螟等。

(二)防治方法

1、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;控制氮肥施用,合理增施磷钾肥;及时摘除老叶、黄叶、病叶,清除田埂与田间杂草,并集中烧毁。

2、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、黑光灯、高压汞灯、双波灯诱杀害虫。 

3、生物防治采用Bt、农用链霉素、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。

4、化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,合理混用,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。锈病用三唑酮、福星等喷雾防治。胡麻斑病用扑海因、多菌灵等喷雾防治。纹枯病用甲基托布津、井岗霉素等喷雾防治。瘟病用扑海因等喷雾防治。长绿飞虱用扑虱灵、吡虫啉等喷雾防治,并可与叶蝉、蚜虫等害虫兼治。二化螟用锐劲特、Bt因等喷雾防治。

三、营养成分

茭白不但味美,更是食疗好食材,其药用价值不可低估。明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草部第十九卷菰条记载,“菰,一名菰菜、茭白、茭粑。气味甘、冷、滑无毒。主治心胸中浮热风,滋人齿。煮食,止渴及小儿水痢。”清吴仪洛《草本从新》卷十一菜部也说:“茭白,泻热通肠。甘、冷、滑,利五脏,去烦热,除目黄,解酒毒,利小便,治酒面赤,白癞沥汤,风热目赤,滑利而冷,甚不益人,根名菰根。冷利于芦根,实名雕菰米,发饥可当粮。”看来什么东西再好,也不能多吃。要以营养和自身的身体状况来搭配饮食。总之中医认为茭白味甘性冷,有开胃解毒的功效。对高血压、小便不利、小儿发热烦渴均有疗效。也可用于催乳。现代营养医学认为茭白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脂肪及核黄素、维生素E、钾、钠等,也有部分有机氮以氨基酸形式存在,所以味道鲜美.

茭白含有丰富的有解酒作用的维生素,有解酒醉的功用。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,并能提供硫元素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较高,容易为人体所吸收。但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,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。

四、蔬食

茭白本身是清鲜之物,所以可与各种原料配伍加工。生食拌菜、酱制、腌制均可,也可制作罐头,供各季食用。做凉菜食用,清新淡雅,很有水乡滋味。若是熟食加高汤煨制,则清爽利口,旺火烹炒就更脆嫩鲜美了。此菜无论蒸、炒、炖、煮、煨都是鲜嫩糯香、柔滑适口;若是与肉、鸡、鸭等相配,烹出的菜肴则是味道各异,营养丰实。但茭白含草酸太多,所以制作前要做好初步的热处理,要过水焯一下,或开水烫过再进行烹调.





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安徽云丰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

入云端|商务端|祥云端|网游端

中国云CHCI系统|ICP备案号:京ICP备09066050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