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心菜属景天科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,学名费菜,又名土三七、土人参。含有生物碱、齐敦果酸、谷甾醇、黄酮类、景天庚糖、果糖及维生素等药物成分。这些药物成分通过防止血管硬化、降血脂、扩张脑血管,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等途径,达到降血压、防中风、防心脏病(如冠心病、阵发性心跳过速、心律失常、风湿性心脏病等)的效果。救心菜营养丰富,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,内服主治心脑血管疾病;外用止血、消肿。它以其宽厚的叶片、水灵的外观、嫩滑的口感和奇特的功能博得了人们的喜爱。多采用扦插繁殖,分期采收地上部分茎叶,可用来凉拌、炒烹、做汤。
一、物种特性
1.植物学特征 救心菜株高25—30厘米,分蘖能力极强,春栽一株,秋可蘖生50—100株苗,花期7—8月,果实成熟期8—9月,耐荫、耐旱,极少发生病虫害,不用打农药,属无公害保健特菜品种之一。
2.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救心菜在栽培过程中不生虫、无病害,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能长势强壮,所以无需喷洒农药,杜绝了化肥污染,加之其易种、易管、产量高,成了农业产调和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品种。救心菜是我国当前濒临灭绝的野菜品种,不论在平原、丘陵地带还是高原山区,现存面积都很少。
二 、栽培技术
1.选地:救心菜耐寒耐旱,适合露地、保护地栽培,以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肥沃中性土壤最佳。
2.整地施肥:播种或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3000kg及多元素复混肥50kg,深耕细耙,整成2—2.5米宽畦面。
3.播种定植:可采用扦插育苗或播种育苗。
3.1.播种育苗:每100m2用种子50g,可供1亩地用苗,播期3月底至4月初,120天左右即可移栽定植。
3.2.扦插育苗:剪取8—15cm枝条,去掉基部叶片,扦插入土3—5cm,浇透水,20—30天即可移栽定植,也可按定植密度直接扦插,定植密度为行距25cm,穴距15cm,每穴2—3株。
4.田间管理:当嫩枝生长至20cm、茎粗0.6cm左右时即可采收。每收割一次后,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5kg,磷酸二氢钾2kg,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。
5.病虫害防治:救心菜表面有腊质,病害较少,注意防治蚜虫,发现后可用低残留农药喷洒1—2次。
三、营养成分
救心菜的营养高而全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B2、维生素C和烟酸、钙、磷、铁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物质。救心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主要成分为生物碱、齐墩果酸、谷甾醇、黄酮类、景天庚糖、果糖、蔗糖、蛋白质和有机酸等。《名贵中药谱》、《现代中药临床手册》等中医论著认为,救心菜有降血压、降血脂、活血化瘀、益气强心和宁心平肝、清热凉血的功能,并有减低苯丙胺的毒性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。除主治心脑血管疾病外,对吐血、咯血、烦躁失眠、惊悸癔症、跌打损伤也有较好的疗效。
四、蔬食
凉拌 将救心菜用开水焯两分钟,捞出用冷水浸泡后用手挤去三分之一的水分,用刀切成长段,放入容器,加入适量精盐、酱油、姜丝、蒜泥、味精、香油等作料调拌均匀即可食用。色泽翠绿,清香适口,食后精神倍增,食欲旺盛;
炒菜 先将洗净的菜用开水焯两分钟,捞出用冷水浸泡,再捞出挤掉水分,切成段状,素炒或配肉类炒食,方法如同炒一般蔬菜(少放食醋);
还可炖菜、烧汤或加入火锅 直接将救心菜洗净放入锅中,分别与瘦肉、猪心、牛肉、羊肉、鸽肉、鸡肉等炖食,久煮不烂,风味独特;
泡茶 用鲜菜50克,开水洗净,沸水冲泡,加少许糖(也可不加)即可饮用。嫩尖芽可加工成茶叶,泡出茶水色、香、味俱佳,亦可解酒,且效果显著;
茎叶与块根均可榨汁作为配料做成救心食品、饮料、啤酒等,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难得的保健食疗佳品。同时还可开发做成中药饮片等,全株也可晒干入药。
种植效益 种植救心菜是“低投入、高产出”。常规蔬菜多年生品种较少,救心菜一次定植,可连续收获20年新鲜嫩茎叶,地下块根是难得的中药材;救心菜的生长适应性很强,不择土壤,全国各地都可种植,且易活、易管理。一般采用分株扦插繁殖,春夏与早秋扦插即活,成活率高达99%。当年定植,当年丰收,次年便进入盛产期,一年亩产可食鲜菜八千至一万公斤,设施栽培,冬季照样采摘鲜菜。救心菜极耐寒,能在零下30摄氏度过冬,零上5度照样生长。由于救心菜口感好、功能优、市场缺、价格高,特别救心茶叶,纯天然、疗效好,为全球市场空白。因此,大面积栽培救心菜不论是供应市场还是加工,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很高的效益。城市患有心脑血管病者,只要栽培多个花盆的救心菜,就可供一名患者全年服用。4-6月份为生长旺季,有服用不完的鲜菜,可采下晒干以备发病频繁的冬季服用。
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安徽云丰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
入云端|商务端|祥云端|网游端
中国云CHCI系统|ICP备案号:京ICP备09066050号-3